close

只要我們不囤積,便都能滿足。
我們的工作是要徹底欣賞
珍惜我們真正需要和擁有的事物,同時捨棄我們不再需要的事物。
"我們捨棄的能力對宇宙訴說的,乃是我們有接
受的意願。"
我們毋需緊抓事物不放,以防備雨淋濕。
只要我們自由地捨棄,我們就能自由的接受到所需之物。
 
一九七零年代初期,石油短缺成為威脅。
於是汽油被認為
是稀有的,儘管供給依然充分,人們卻因為恐懼而囤積。
諷刺的是,對不足的恐懼竟是自成的預言。
當人們相信物
資充足便可自由地分享,於是"就"充足了。

一九三三年
羅斯福總統所說的話仍然還是真理: "我們必須恐懼的,只有恐懼本身。"
 
 

P158  摘自<內在英雄>殉道者,立緒出版,Carol S. Pearson著





我必須說醬子的書很不可思議的是......我們似乎在閱讀的過程也展開了一趟內在探索的旅程

在作者每個章節穿插分享她個人的生命經驗時

讀者自身經歷過的生命"情節"也隨之浮現,讓人有機會與之重新對話.......

 

去年在圖書館借的這本書,<內在英雄>

我很高興自己將幾個重要章節印下來,想到的時候可以隨手翻閱

最近又重新關注著 "犧牲"的課題

於是,就如文章所提到的

"學習適當的付出與打棒球一樣困難。剛開始學習難免笨拙......"

"犧牲些許睡眠安慰作惡夢的孩子是一回事兒,母親為了孩子犧牲一輩子則是大不同的事"

 

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小心拿捏"付出"與"接受"的藝術,自己近來的心得是.......

無論我們曾經是心甘情願為了別人犧牲,為了一份理想而犧牲,或是為了一段關係而犧牲

最終,其實我們是要獻祭給"自己的生命"本身

 

就像一場火的祭典,在火的面前,我們知道一切最終都會化為灰燼

但我們仍欣然起舞,準備著美酒與佳餚,歡慶著生命的恩典.......

獻祭給神明的鮮花水果,一切都只是象徵

真實的意象莫非是.......

我們自己就是那盤好吃的食物,有一天都會被吃掉,被生命本身所吃掉

因為知道有一天會被吃掉,所以現在.......

我們會更清楚每個當下該如何全力以赴地活著

 

生命以生命餵養生命,蛇咬著自己的尾巴,形成一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圓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古老的圖騰"銜尾",會如此吸引我的緣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evasin 的頭像
    Antevasin

    脈脈自然生活手

    Anteva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